• 首页
  • 世界
    • 亚洲
    • 欧洲
    • 美洲
    • 非洲
    • 大洋洲
  • 热点
    • 时政
    • 财经
    • 军事
    • 体育
    • 社会
  • 文化
    • 艺术
    • 设计
    • 科技
    • 文学
    • 历史
  • 娱乐
    • 音乐
    • 电影
    • 时尚
    • 游戏
    • 萌宠
  • 生活
    • 健康
    • 旅行
    • 房产
    • 汽车
    • 购物
    • 美食
    • 情感
  • 教育
  • 关于我们
eucn.co | 欧陆中文网
  • 首页
  • 世界
    • 欧洲
    • 亚洲
    • 美洲
    • 非洲
    • 大洋洲
  • 热点
    • 时政
    • 财经
    • 军事
    • 体育
    • 社会
  • 文化
    • 艺术
    • 设计
    • 科技
    • 文学
    • 历史
  • 娱乐
    • 音乐
    • 电影
    • 时尚
    • 游戏
    • 萌宠
  • 生活
    • 健康
    • 旅行
    • 房产
    • 汽车
    • 购物
    • 美食
    • 情感
  • 教育
    • 留学
    • 移民
    • 培训
    • 交流
  • RSS

热点

厉害!他是7000米深海的“外来生物” 负责刷新中国深度

厉害!他是7000米深海的“外来生物” 负责刷新中国深度
EUCN | News
EUCN | News
2017年7月18日

原标题:厉害!他是7000米深海的“外来生物” 负责刷新中国深度

他是中国首批潜航员,蛟龙号是他的“钢铁兄弟”,他们一次次刷新中国深度。他说:我们不只是去突破深度的,而是为国家去探索深海世界。

《面对面》专访蛟龙号潜航员唐嘉陵。

10年造访海底72次 “我们是深海的外来生物”

2017年6月23日,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96名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9”号船结束了中国大洋38航次,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靠岸。历时138天,航行18302海里,34岁的潜航员唐嘉陵,经历了从业10年来时间最长的一次远行。

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长8.2米、宽3米、高3.4米、载员3人、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是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可以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自由行动。从2009年海上试验以来,蛟龙号已经在中国南海、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等7大海区,开展了152次成功下潜,深海科技成果丰硕,获取了海量珍贵视像数据资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质与生物样品。2017年的这次远航,标志着蛟龙号为期五年的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蛟龙号即将步入下一个新的阶段:业务化运行阶段。

十年来,唐嘉陵驾驶蛟龙号曾到访海底世界72次。

唐嘉陵:深海世界,有的地方它很荒芜,有的地方生长着千奇百怪的生物,蛟龙号坐底的时候,犹如一只外星飞船,砸入了一片生物的浪潮中。

记者:你们反而像是外来的生物?

唐嘉陵:我们是外来生物。比如说常见的海参,我们印象当中是黑色,带一点刺。但是我们在海洋里面见过的,有粉红色的,有紫色的,也有白色的透明的,还有长尾海参能达到一米……光海参我们看到几十种不同的。

记者:多彩而神秘的世界?

唐嘉陵:非常多彩,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连续紧张作业12小时 潜航挑战人体极限 

深海宝贵的资源,吸引着蛟龙号一次次潜入深海,进行海洋探索和开发,然而,对于唐嘉陵这样的潜航员来说,每一次下潜,都是对耐力的极大考验。蛟龙号作业最长时间近12小时,在此期间,潜航员只能靠吃巧克力、牛肉干充饥,不能休息,一直是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记者:舱里面的面积大概会有多少?

唐嘉陵:内径是2.1米的。好像听着2.1米很大,但是几十台计算机再加上三个人,基本上跟轿车的后排座差不多,非常拥挤。

记者:好,我们到蛟龙号的驾驶舱来体验一下……这个舱里,一平米都没有吧?

唐嘉陵:真正在海下执行作业的时候,我们这个舱里面,后面会放满很多下潜的物资,我们三个人是在这儿并排坐的。以这个姿态,一般一次任务7到8个小时。

除了长时间地观察,潜航员还需要操控驾驶,操作机械手臂采集样品。海底有时一片寂静,有时一点响动就可能会被放大十倍,潜航员需要对周围环境做出预判,处理突发状况,及时规避可能出现的危险,精神需要保持高度集中。

唐嘉陵:下潜完了第二天,可能下楼梯腿会发软。

记者:当时在舱里呢?

唐嘉陵:这两个膝关节会感觉非常紧、很酸、很难受。另外还要尽量控制自己,尽量减少上厕所。

记者:在深海里面工作,很多人可能有一些幽闭恐惧症。你们会不会有?

唐嘉陵:潜航员都没有这个障碍,因为我们当时选拔的时候专门做了这个单项淘汰。我印象非常深,在一个潜艇舱段里面,没有声音没有光,在里面待着十几个小时,也不让你睡觉,还会有针对性给你一些提示。

回忆三次突破7000米 “有强大的祖国才有国之重器”

唐嘉陵是我国首批自主选拔、培养的载人潜水器潜航员,2006年9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读大四的唐嘉陵,听说国家海洋局潜航研究所要到学校招聘7000米载人潜水器潜航员,从小想当军人的他便报了名。

收到面试通知后,包括唐嘉陵在内的15位候选者,来到青岛参加选拔,经过层层考察,最终仅有两名候选者顺利通过,唐嘉陵便是其中之一。

随后,唐嘉陵入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开始接受长达3年的潜航员训练,当时蛟龙号还只是个粗糙的球体,骨架还尚未安装,日常训练之外,唐嘉陵还参与到蛟龙号的组装工作中。2009年8月,蛟龙号首次下海,开始执行1000米海上试验任务,唐嘉陵迎来了第一次挑战。

记者:真正下到水里面实地操作的时候,内心会有忐忑吗?

唐嘉陵:忐忑一件事,就是不要因为我个人的一个操作,造成某个设备的损坏,这就是我当时心里面最担心的。

34米,是唐嘉陵的第一个下潜纪录,接下来的3次海试,唐嘉陵的目标就是不断刷新自己的下潜纪录,同时刷新蛟龙号的下潜纪录。2012年6月27日,7000米海试中,蛟龙号下潜至7062米,创造了全球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这几次纪录的创造,唐嘉陵都在其中。

唐嘉陵:真正突破的时候,特别是在7060米坐底的一瞬间,我们当时三个人相互之间用眼神,没有拥抱,但是我们用眼神传递了个信息。

记者:想说什么?

唐嘉陵:这个纪录是我们蛟龙号团队创造的,三次突破7000米,我们都展示了我们的五星红旗,虽然说我们远离祖国大陆,但是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只有我们强大的祖国,才能有蛟龙号这样的国之重器。

100%安全下潜 “蛟龙号是我们的钢铁兄弟”

蛟龙号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可以直接观测、直接测绘、直接取样的深海科考平台,在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下潜人数达300人次以上,其中科学家占将近1/3。水下作业,潜航员一方面需要与科学家们合作,发挥蛟龙号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深海科学研究中的最大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这对唐嘉陵来说,有时候也面临权衡和取舍。

唐嘉陵:真正水下作业的时候,不是说看着什么就抓上来。可能动了下面的一块大的样品,会连动上面的几块东西倒下来。

记者:就像塌方一样的?滚下来会怎么样?

唐嘉陵:它一旦掉到里面,我必须把这个采样篮抛掉,才能够回到水面上。而最严重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人、设备甚至危及生命的事故。

安全第一,是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潜航员坚守的原则。在涵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蛟龙号在5年试验性应用阶段,完成了95个潜次的有效下潜,实现了100%安全下潜。“下得去,上得来”,是唐嘉陵对蛟龙号的评价,尽管已经成功下潜72次,但每一次,唐嘉陵都把它当做第一次。

记者: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潜航员和蛟龙号之间,不仅仅是驾驶员和一个工具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可能是一个肩并肩的战友的关系。

唐嘉陵:对,蛟龙号像我们身边的一个钢铁兄弟,没有蛟龙号的钢筋铁骨来支撑我们走到深海,我们也不会有潜航员。

记者:现在已经结束了试验阶段,未来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应用化阶段了。对你们潜航员来讲,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

唐嘉陵:期待着我们国家万米级潜水器早日下水。个人来说,蛟龙号这个装备,我们还要发挥它的能力,不只是去突破深度的,更多的是能够为国家、甚至是为全世界国际海域的资源探索、科学研发等取得丰富的科学成果,这才是我们最想要实现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厉害!他是7000米深海的“外来生物” 负责刷新中国深度》
复制链接

相关内容新闻客户端精品推荐库
点击添加一条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可评论。 Login

留下回复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热点
2017年7月18日
EUCN | News
EUCN | News

欧陆中文网 Email:mail@eucn.co

相关内容新闻客户端精品推荐库

更多热点

又一冷战怪兽原地复活,五四宣布,选址诺福克!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中国首次披露远轰正面轮廓?绝密项目高调官宣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美国又要坑日本了!这一次招数真是绝了!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太平洋新司令:中国无法遏制 只能武力解决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重启对伊朗制裁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三峡水库释放超130亿立方米库容应对主汛期到来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香港开通科技人才引进“特快专线”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全球首支最高级别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队在四川诞生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第七次中韩日三方海关执法与情报工作组会议在沈阳举行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复杂雷场成功排除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生态环境部启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2018“中法文化之春”西南地区系列活动在蓉启幕

EUCN | CE2018年5月9日
阅读全文
滚动更多
点我
  • 热门

  • 最新

  • 评论

  • 特朗普首场竞选集会再发争议言论!当天6名工作人员检出阳性
    美国2020年6月21日
  •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究竟有何深意?
    文学2018年5月9日
  • 又一冷战怪兽原地复活,五四宣布,选址诺福克!
    军事2018年5月9日
  • 中国首次披露远轰正面轮廓?绝密项目高调官宣
    军事2018年5月9日
  • 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亚太区选拔赛在穗开赛
    美食2018年5月9日
  • 欧罗巴美食巡旅——无肉不欢、肉情百变:德国美食之嗜肉情结
    美食2018年5月9日
  • 在美参会被疑统战官员 中国学者:躺着中枪!
    美国2018年5月9日
  • 美国又要坑日本了!这一次招数真是绝了!
    热点2018年5月9日
  • Avatar
    Rain says:

    够危险的啊!

  • Avatar
    EUCN-ENG says:

    看看现在的伊拉克。。。。。。。

eucn.co | 欧陆中文网

深入欧洲 聚焦中国 联结世界

关于我们

欧陆中文网是覆盖整个欧亚,服务全球华人的中文互联网媒体平台,深入欧洲,聚焦中国,联结世界,配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欧洲最权威的华语门户。

联系我们

Email:mail@eucn.co
欧盟网络媒体注册证书号:CE/30666-4/2017

版权所有 © eucn. co

开庭了!震惊全国的白银连环杀人案凶手今日终于接受审判!
聚焦丨“4岁儿童逃票登机” 事件有了新进展 民航局这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