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7月14日,江苏盐城市阜宁县交警大队违章处理中心窗口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与前来办理业务的男子争执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转载,让视频中的“女主角”一时间成了网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17时,有关阜宁“领导有特权插队”的网络新闻有606篇,报刊文章27篇,论坛帖文83条,微信文章457篇。
舆情发展脉络
阜宁“领导就有权利插队”事件舆情发展走势图
舆情产生:网民发帖,引发当地关注
7月14日16时,有网民发帖称,在江苏盐城阜宁交警大队违章处理中心,里面惟一一个没有穿制服、没有工号的女人在处理违章时态度恶劣,为插队的人优先处理违章,排队的人问为什么插队,她说:“领导有特权,就可以插队,排号是针对老百姓的。”同时,帖子中还附上涉事女工作人员与办理业务男子争执的视频。此外,还有网民曝出,明明规定周六上午办公,该工作人员却让群众周一来办理业务。长达1分钟的视频中,涉事工作人员的不当言论,在当地引起广泛热议。
舆情发展:官方回应,本地媒体跟进报道
7月15日,阜宁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发布《关于对违章处理中心工作人员焦爱芹的处理决定》,焦爱芹不按叫号系统顺序进行办理,私自先接待插队的其他办事人员,对其作出辞退的处理;并要求全警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杜绝类似情况发生。江苏本地移动新闻客户端“交汇点”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舆情高涨:主流媒体发声 讨论范围扩大
7月18日22时19分,@人民日报发布【人民微评:领导就该享特权?】的微评指出,德不配位,留之何用?该工作人员已被辞退,咎由自取,那个插队享受特权的人员是何方神圣?澎湃新闻、财经网等多家媒体的官方微博转发。
7月19日,此事的报道量猛增,舆论再度聚焦,官员“雷语”背后的“官本位”意识浓厚、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网民观点倾向性
网民情感值分析
网民微博认证情况
在微博中抽样1978条网民关于事件的评论发现,公众在对此事进行讨论时,多流露出负面情感,批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的声音较多。参与讨论的网民中普通用户比较多,且男性网民在此事中发言次数较多。
统计发现,有44%的网民批评工作人员有“官本位”意识,27%的网民表示自己遇到过类似情况。对于官方的处罚决定,多数网民认为,被辞退是该工作人员咎由自取。
@雄峙天东:一些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态度差,引起群众反感。这需要各级、各部门结合这件事,认真反思,否则,“公职人员就是服务群众的”只能是一句口号和空话。
@小毛驴:道德情操应该被列为公务员,尤其是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重要考核标准。
@凄凄复凄凄:本人也遇到过这种事情,不稀奇。另外,是否也该查查那位插队享受特权的“领导”到底是谁,是什么级别的领导干部?
@彤彤虾子:这个女工作人员“官”不大,“官架子”倒挺大。不穿制服,叉着腰办事,口出狂言,无视老百姓,被辞退也是应当的。
舆情反馈
质疑“百姓才排队”是何逻辑?
@人民日报【你好,明天】:排队有先来后到之分,服务却要懂得孰轻孰重。没有比群众更优先的工作对象,更没有比公平更高级的层次划分。规则面前一视同仁,从来都不能是一句空话。
《新华日报》发表短评认为,“领导有特权,百姓才排队”,身为人民的公仆,脑子里却是这种思想,面对群众监督居然恼羞成怒,恶言恶语,这样的工作人员,遭到辞退一点也不冤枉。
刹住特权“开道”的不正之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论指出,现实中,诸如“政府的车辆有特权不用排号”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办证窗口,政府部门的人面对排队长龙,却可以明目张胆单刀直入;比如机关XX长打电话给办事窗口,XX过来办事,先给办一下……其实这一切都源于权力优先、有权任性,是权力在“开道”。其形成原因看起来复杂,实际上简单,那就是权力部门彼此亮“绿灯”,一团和气,互寻方便。此风若不除,就会形成一种衙门潜规则,助长“官官相卫”陋习,破坏公序良俗。
“领导有特权”提醒重构权力伦理
光明网援引公共行政管理专家丁煌的建议:“改变单纯向上负责的行政工作模式,绩效评估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政府绩效由服务对象、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评价;且评价的结果要公开化。”如果民众对政府与官员拥有监督权、评价权,且评价意见作为他们升迁、问责的依据,“领导有特权”的畸形权力伦理就会慢慢改变。如果不重构权力伦理,不改革绩效评价机制,即便民众不断吐槽、媒体不断曝光,依然改变不了某些地区出现的唯领导马首是瞻的官场生态。
舆情观察
梳理近期被曝光的公职人员玩忽职守事件:有无视办事群众排起的长队,自顾自午休酣睡的;有上班期间玩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或者看电视剧的;有摆谱飙脏话对群众态度蛮横无理的……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摄像机。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时刻处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工作人员与群众口角的狂语一出就会通过网络传播,使网民产生“官本位”的质疑。
关于此事的报道热词分析
“领导就有特权”雷语曝出后,先是引起本地网民热议,而后,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媒体官微对此事发表评论,迅速引发舆论大范围讨论。事件发生后,阜宁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迅速给予涉事工作人员辞退的处理,迅速问责惩治值得肯定。另外,那位插队的办事人员是何身份,也要在后续舆情处置中,说明清楚,避免舆情烂尾。
但此事,并不应仅止于问责和调查清楚。观察舆论场发现,微博和新闻跟帖中,一些网民晒出“亲身经历”,让人担心的是,基层公务人员中,这样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恐怕相当普遍。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民众对政府产生了更多的期待,期待政府更加尊重民众权利与感受。辞退一个办事员容易,消除这种现象还很难。屡屡被曝光的“官本位”、特权思想等问题,不断瓦解公众对服务部门的信任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要想更好地树立公信力,此事也许可以成为各地一次消除特权意识的契机:第一,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强化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第二,要从制度建设着手,完善对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建立长效机制;第三,要加大对特权问题的处罚力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办事窗口是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最平凡的地方,也是守规矩之窗、示范之窗,树立党员领导干部形象之窗。
(作者 |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田野)
扫描二维码
加管理员进入
人民网舆情中心粉丝群
人民云——大数据中央厨房
众云大数据开放平台
众云是业内领先的智能化舆情监测分析平台,一分钟注册,永久免费。
人民慕课 人民慕课致力于成为党政干部新媒体素养、舆情应对的网上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载体。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微信公众号
《网络舆情》
杂志发行部
《网络舆情》帮领导干部读网
电话:010-65368404
邮箱:wlyq@peopleyuqing.com
培训咨询中心
关注“人民大课堂”
人民网高端舆情培训长年招生
报名电话:
徐老师 010-65363211
任老师 010-65363952
报名邮箱:
peixun@peopleyun.cn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微信公号,独家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及作者
主编|胡永明 实习编辑|张晓旭
转载请注明:《“领导就有特权”:“官本位”意识何时休?》 复制链接
RSS